分享
9月28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兑庖姟分赋?,以液化天然氣(LNG)動力和電池動力為主線,推動內河船舶綠色升級;同時,利用中央財政現有資金渠道,支持綠色智能船舶研發應用和產業化、規?;l展,并合理降低綠色智能船舶產業鏈綜合融資成本。
《意見》提出,到2025年,LNG、電池、甲醇、氫燃料等綠色動力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船舶裝備智能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內河船舶綠色智能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形成。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綠色智能內河船舶設計、建造、配套和運營企業,實現在長江、西江、京杭運河以及閩江等有代表性地區的示范應用。
《意見》明確,加強政策支持,利用中央財政現有資金渠道,支持綠色智能船舶研發應用和產業化、規?;l展,優化完善保險補償政策,加快綠色智能船舶首臺(套)推廣應用。用足用好現有綠色金融等政策,積極推動各類金融機構采取股權融資、綠色信貸、設備融資、融資租賃等方式,合理降低綠色智能船舶產業鏈綜合融資成本。
《意見》指出,優先發展綠色動力技術,加強LNG動力系統集成和優化設計,重點推動LNG動力技術在沿海、長江干線、西江干線、京杭運河等中長距離2000載重噸以上貨船、工程船等應用。
加快發展電池動力船舶方面,要推進高效節能電機、電力系統組網、船舶充換電等技術研究。重點推動純電池動力技術在中短途內河貨船、濱江游船及庫湖區船舶等應用。以貨船為試點,開展標準化箱式電源換電技術研究與應用。
同時,推動甲醇、氫等動力技術應用,加強船用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儲氫系統、加注系統等技術裝備研發,探索氫燃料電池動力技術在客船等應用,鼓勵采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產生的綠氫。
加快推進智能技術研發應用方面,《意見》明確,推動新一代智能航行船舶技術研發應用,開展基于5G網絡的“岸基駕控、船端值守”船舶航行新模式研究,重點突破船岸協同下的遠程駕駛技術和避碰技術。研究在通航秩序好、船舶交通密度適中的骨干支線航段客船、貨船上率先開展遠程駕駛系統技術的試點示范。
《意見》還要求,加快先進適用安全環保智能技術應用,加快船舶航行、靠離泊、貨物裝卸、機艙設備監控、快速充換電等智能系統設備研發,推動在航行環境復雜水域船舶上的應用。同時,提升船舶能效和降低污染排放,加快運營管理、航線優化等智能系統設備研發,推動在長江干線、西江干線等大型貨船、客船上的應用。
提升綠色智能船舶產業水平方面,《意見》提出,加強綠色智能船舶標準化設計,形成技術譜系和設備清單,打造滿足不同應用場景需求的標準化船舶系列產品。強化工藝、設備、產品等技術標準在綠色智能船舶設計和品牌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意見》指出,打造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集群,圍繞內河船舶總裝建造基地,推動船用動力電池、電機、箱式電源、電池管理系統、充換電設備等上下游配套產業集聚發展。培育船舶配套產業鏈優勢企業,推動發動機、燃料儲運、智能管理等關鍵系統和設備企業做大做強,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建立健全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生態方面,《意見》明確,推動綠色智能船舶商業模式創新,支持貨主、港口、能源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配套企業深度參與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證券時報)
微信
微博
頭條
直播
快手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