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服務型制造發展指數報告》發布現場。
服務型制造是新時代以改變產業組織關系為基本特征的產業演進和變革重要方向,研究服務型制造發展指數可以全方位認識我國服務型制造發展水平及全球主要經濟體發展態勢,可為企業、各級政府開展服務型制造實踐提供有益指導和參考。
根據《指數報告》,全球服務型制造發展指數呈現動態性、系統性等特征,根據測算結果顯示,美國、德國、日本在服務型制造發展體系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表現搶眼,排名從2017年第7躋身于2021年的第四。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服務型制造發展指數主要評估各國的制造基礎、生態建設、發展成效三個方面共15項評價指標。制造基礎包含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制造業增加值比重等4個二級指標;生態建設包含營商環境等5個二級指標;發展成效包含制造業服務產出程度、服務投入強度等6個二級指標。
大會上還發布了全面介紹我國服務型制造發展近況、現狀和趨勢的藍皮書——《中國服務型制造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全景展現了我國發展服務型制造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重點與難點以及發展路徑、關鍵技術、政策行動等,著重探討了服務型制造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進展,將有助于指導企業服務型制造創新實踐,為各級政府經濟管理部門提供工作參考。
大會期間恰逢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成立五周年,大會聯動聯盟五周年系列活動,進行了系列發布和簽約儀式,內容包括產品服務操作系統發布、服務型制造賦能伙伴行動啟動、高校產學研戰略合作簽約、服務型制造賦能平臺啟用、第二屆未來智造卓越工程師計劃啟動,從技術賦能、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等方面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
大會全程活動為期兩天,18日-19日一共設有1個主論壇和5個專題分論壇。
“服務型制造50人論壇”上,與會專家從學術理論方面對服務型制造概念體系提出了新認識、新見解,為新時期深化服務型制造研究夯實理論基礎;
制造企業服務收入測算主題論壇上,來自高校、企業的專業研究團隊為制造企業服務收入測算帶來了新模型、新方案,有助于企業精準衡量服務型制造發展成效、突破服務型制造轉型困境;
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圓桌論壇上,各城市聯合發出《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合作伙伴倡議》,共商共創、共建共享,打造城市協同合作、區域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新機制。
此外,與會嘉賓在信息技術助力企業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主題論壇、“服務賦能 低碳發展”高峰論壇等兩個分論壇上分別圍繞“數字化轉型”、“雙碳”等中國經濟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彭定芳)
微信
微博
頭條
直播
快手
抖音